据法新社报道,法国外长巴罗可能近期即将访华,这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,因为此前在针对法国红酒和白兰地的精准制裁下,法国经济的“命门”已被掐住,马克龙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窘境,可以说法国已经扛不住压力要来求饶了红酒。看来,这场由法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战,还是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”。
为什么法国会如此狼狈呢?原来在2024年,法国为了向交投名状,带头在欧盟推动对电动汽车加征最高45.3%的关税,马克龙甚至高调宣称这是“欧洲产业主权的胜利”,并鼓动“优先对付”红酒。
可没想到,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,同年10月,商务部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,保证金比率最高达39%红酒。这一招让法国干邑行业叫苦连天,要知道,市场占法国干邑全球利润的30%,每月能赚走5000万欧元。制裁一出,法国对华干邑出口四个月暴跌60%,7万个就业岗位摇摇欲坠,5万家中小企业濒临停摆,每月损失超过5000万欧元。更讽刺的是,此时也来趁火打劫,威胁对欧洲酒类加征200%关税,法国人这才发现,自己两头挨揍,而还没费吹灰之力。
可以说,法国如今的困境,纯属自作自受,而根源就在于马克龙的四大战略误判红酒。其一,法国误判全球化的现实,“去工业化”多年,早已不是产业链中心,而却在加速工业化升级,而法国经济只能靠红酒、奢侈品这些“面子工程”撑场面,的反制制裁一来,法国才发现自己才是被全球化“卡脖子”的一方,因为世界可以没有法国红酒,但法国离不开市场。
展开
其二,法国高估了欧盟的凝聚力红酒。要知道,欧盟内部对华加税仅有小半国家支持,德国、匈牙利等重量级成员则坚决反对,因此,只需分化欧盟,便能轻松瓦解法国的攻势。
其三,法国迷信所谓“奢侈品霸权”红酒。法国曾傲慢地认为“离不开LV和干邑”,殊不知奢侈品对民生无足轻重,消费者转头就能拥抱意大利皮具或威士忌,而法国经济却高度依赖奢侈品出口,在制裁下根本不堪一击。
其四,法国玩政治双标激怒红酒。此前,法国一边指责“干涉内政”,一边在涉台、南海等问题上挑衅,甚至派戴高乐号航母在周边耀武扬威。这种“又当又立”的行为,中方不可能惯着。
如果法国继续执迷不悟,只要反垄断调查法国奢侈品,因为LVMH、爱马仕等品牌在华销售额占其全球的四分,一旦开罚,法业必然会损失超百亿欧元红酒。此外,中方还可以切断技术合作,毕竟法国在新能源电池、航空技术等方面依赖供应链,断供就足以令其产业瘫痪了。
总之,要是马克龙想真正摆脱这种局面,就必须放下唯马首是瞻的思维,至于这边,就不妨“让子弹再飞一会儿”,毕竟只有让法国痛到骨子里,才能治得好某些人“好了伤疤忘了疼”的毛病红酒。